第六届珠江中青年学术报告会在贵阳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5-10-23 15:07
分享
珠委网讯 10月21—22日,珠江委主办的第六届珠江中青年学术报告会在贵阳顺利召开。本届学术报告会由贵州省水利厅承办,广东珠江水利经济研究会、贵州省水利学会共同协办。珠江委总工程国银、贵州省水利厅总工杨朝晖出席会议并致辞。报告会由珠江委副总工毛革主持。大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刘昌明院士作学术专题报告。
杨朝晖介绍了贵州省自然地理特性、水利建设进展和科技发展现状,并希望以学术报告会为契机,重点关注贵州省水利发展中存在的科技问题,促进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和合作交流。程国银对刘昌明院士以及流域各省(区)对学术报告会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为适应十八大以来发展的新形势,定期举办流域层面的学术报告会,为解决流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共同推进流域水利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他希望流域广大中青年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探索,发挥区位优势和自身特色,继续做好技术支撑。
刘昌明院士作了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水生态若干问题研究的商榷”的专题报告。报告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安全、水生态研究若干问题分析与讨论、生态城市(镇)建设——面向低影响发展模式(海绵城市)、水生态安全研究及其科技策略、水利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对策等五个方面,对水生态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主要技术问题和科技策略进行详细的阐释。
本届珠江中青年学术报告会参与范围广,共收到来自29家单位全文投稿77篇。论文质量较好、学术水平较高,内容涉及水环境水生态、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河口及河道管理、水利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水利信息化等多个专业领域,包含统计资料分析、科学试验研究、工作总结提炼升华、创新理论探讨等多个方面,涌现出许多对实际工作颇有指导意义的优秀论文。
大会共评选出优秀论文21篇,其中谭细畅撰写的《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繁殖对水文响应特性初步分析》、林敬兰撰写的《南方红壤丘陵强度侵蚀区不同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评价》、徐江撰写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技术在贵州峡谷山区的应用》荣获一等奖;黄俊撰写的《崩壁治理中几种稳定复绿技术对比研究》等5篇论文荣获二等奖;邓建明撰写的《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评价几种问题的思考》等8篇论文荣获三等奖;董志撰写的《广州市荔枝湾感潮河网引清调水方案研究》等5篇论文获得优秀奖。此次报告会除开设院士专题报告、主会场报告外,还设了两个分会场,给与会作者充分的展示机会。
杨朝晖介绍了贵州省自然地理特性、水利建设进展和科技发展现状,并希望以学术报告会为契机,重点关注贵州省水利发展中存在的科技问题,促进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和合作交流。程国银对刘昌明院士以及流域各省(区)对学术报告会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为适应十八大以来发展的新形势,定期举办流域层面的学术报告会,为解决流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共同推进流域水利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他希望流域广大中青年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探索,发挥区位优势和自身特色,继续做好技术支撑。
刘昌明院士作了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水生态若干问题研究的商榷”的专题报告。报告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安全、水生态研究若干问题分析与讨论、生态城市(镇)建设——面向低影响发展模式(海绵城市)、水生态安全研究及其科技策略、水利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对策等五个方面,对水生态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主要技术问题和科技策略进行详细的阐释。
本届珠江中青年学术报告会参与范围广,共收到来自29家单位全文投稿77篇。论文质量较好、学术水平较高,内容涉及水环境水生态、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河口及河道管理、水利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水利信息化等多个专业领域,包含统计资料分析、科学试验研究、工作总结提炼升华、创新理论探讨等多个方面,涌现出许多对实际工作颇有指导意义的优秀论文。
大会共评选出优秀论文21篇,其中谭细畅撰写的《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繁殖对水文响应特性初步分析》、林敬兰撰写的《南方红壤丘陵强度侵蚀区不同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评价》、徐江撰写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技术在贵州峡谷山区的应用》荣获一等奖;黄俊撰写的《崩壁治理中几种稳定复绿技术对比研究》等5篇论文荣获二等奖;邓建明撰写的《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评价几种问题的思考》等8篇论文荣获三等奖;董志撰写的《广州市荔枝湾感潮河网引清调水方案研究》等5篇论文获得优秀奖。此次报告会除开设院士专题报告、主会场报告外,还设了两个分会场,给与会作者充分的展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