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科学发展系列访谈】设计公司:层层“破茧”欲飞翔

发布时间:2008-11-17 16:57

——访中水珠江勘测设计公司董事长游赞培
记者 张虹

    11月13日的下午,阳光和煦,笔者走进珠江委原来的办公楼—现在是中水珠江勘测设计公司的“家”,“团结、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文化便随之跃入眼帘,一种久别重逢的欢悦和焕然一新的惊喜油然而生。在位于办公楼最西侧的302办公室,记者采访了中水珠江勘测设计公司董事长游赞培。
    采访的前一天,这位“掌舵人”刚刚卸下总经理的担子,亲切的微笑中带着坚毅和自信。自2003年1月正式转制以来,“中水珠江”在他的带领下,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慌乱到探索、实践再到创新发展,如今的“中水珠江”犹如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欲将翩翩起舞,展翅飞翔。
    纲领文件 统领全局法宝
    2003年1月1日,公司正式转制,计划下达的任务由2002年的2200万锐减至2003年的178万,这巨大的反差对公司员工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总经理游赞培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几乎与在职的323人、离退休192人都悉心谈话,经过交谈,他发现职工最大的思想问题是:迷茫和慌乱。
    作为“班长”,他不仅不能迷茫和慌乱,而是头脑要更加清晰。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有效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当务之急是制订“纲领性文件”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转变职工的观念和习惯性思维。同年3月,他正式担任公司总经理,手脚完全放开,说干就干,经过深入调研,结合公司实际,由他亲自起草的公司“改革与发展要点”迅速出炉。“要点”明确提出了三个关键要素,一是为“三个代表”、“三个有利于”注入了新内涵。二是协调好各方面利益。三是转变观念,从“市场适应我”到“我适应市场“的转变。一时间,公司“改革与发展要点”成为全体员工的“指挥棒”。
   
多元经营 市场份额逐年叠增
    在公司“要点”的指导下,公司自2003年至2005年正确实施了大客户战略、新业务战略和延伸服务战略,公司业绩一年一个台阶、一年开拓一个新领域。
    ——大客户战略。简单地讲就是把实力雄厚的大客户引向资源丰富的地区。2003年,将梅雁集团引至广西,出资兴建红花水电站,公司也成功拿到了这个电站4000万的设计项目。加上其他项目,第一年就签订近1亿元的合同,总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2004年,继续推动市场,再次成功将水电二局股份公司引向云南红河开发水电资源,签订3个合同共1亿多元设计费。
    ——新业务战略。公司在坚持做好传统水利水电业务的同时,还勇于开拓新的业务领域。2004年,成功进入地铁领域,与广州签订三个地铁项目共1000万的设计费,数目虽然不大,但成功尝试新领域就是最大的收获。2005年,通过竞争成功进军新能源领域,获得了由中华电力的海南文昌风力发电项目的设计合同。
    ——延伸服务战略。公司有一条经营理念是“因顾客成功而发展”,完全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仅用高品质的产品让顾客信服,更是用精湛的专业技术替顾客出谋划策,让顾客的产品能获得成功和认可。这不仅让顾客和公司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还能源源不断给公司带来不同项目的连续服务,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年的探索和实践,“要点”的所有目标基本达到,职工信心得以恢复,观念逐渐转变。公司紧跟中央步伐,乘胜追击,在“要点”基础上制订了公司的“十一五”规划《中水珠江设计公司战略发展与管理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中水珠江走得更加从容和自信。2007年,公司合同业务已超过2亿,总收入达到1.48亿,职工工资也随之翻了一翻,离退休职工的福利待遇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目前,公司的业务领域不仅有传统的水利水电项目,还开拓了新的领域如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水运、楼盘开发、建筑、市政等。足迹范围遍布珠江流域片,并延伸至长江流域及全国,国外市场也逐渐打开,与越南、缅甸、印尼、马来西亚等等国成功签下项目。且与迪拜等多国的业务洽谈正在进行之中。
    科技创新 公司腾飞的“助推器”
    随着公司逐渐发展壮大,领导层和广大干部职工一道勾画出了一个宏伟蓝图:在“十一五”末期发展成为智力密集型加有一定资本运作能力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并实现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目标。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腾飞,成功迈向世界大舞台,科技创新必不可少,公司领导层深谙地道,几年来很重视高科技的发展与投入。
    2005年,公司召开首次学术交流会,评选出优秀论文12篇,首次评选出优秀成果各奖项。几年来,公司共获得水利部、交通部、国家发改委、广东省、珠江委等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奖项70多个。
    此外,公司还着力组建高科技分公司,先后组建了南珠电控技术有限公司、珠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三个分公司,前两个分公司健康发展,均已取得高新技术产业认证,为带动公司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将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目前,公司正在全力在北京、成都、重庆、海南等地筹备组建四个高新技术分公司,为走向高新技术集团公司作准备。
    如今,在应用技术方面,新能源已成为公司重要的高科技载体。为自身发展科技的战略也增在实施,投巨资建设办公室自动化及网上协同设计等信息系统的计划也已启动。上述所有这些都必将成为公司腾飞的“助推器”。
   
构筑管理体系 夯实发展基础
    转制之初,在着力推进市场业务的同时,公司领导层还十分重视自身能力的建设,精简机关人员、实行职工全员合同制,实行定员、定岗、定职责“三定”方案,领导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分配以效益考核为依据等。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公司领导层感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已是必然,于是在多年探索实践所得经验基础上,具有长效机制的内部战略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该体系包括了六大方面,分别是市场与业务创新经营体系、生产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体系、经济与财务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人事与薪酬体系、行政管理与企业文化体系。这些体系建设全面、科学,每个体系都进行独立规划,独成一体,有独立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研究方向,但相互间又有机联系、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公司实现腾飞的坚实基础。
   
建设梯次队伍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设计公司,干部和职工是实实在在作为公司最主要的资源来管理的,干部和科技人才在宏观层面上均围绕公司的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和配置,各类成熟人才已成为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到目前,转制时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大为改观,各层次干部、人才梯次正逐渐形成。
    公司的干部、人才队伍已由转制之初的323人发展到如今的639人,新的干部人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华北水院、成都科技大学、郑州工大、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有教授级高工25人,高级工程师130人;博士9人,其中在读6人,硕士90人,其余大部分是本科生。其次是干部趋于年轻化,高管层平均年龄在47岁左右,40岁以下干部、人才占61.2%,30岁以下占35%。干部、人才梯次基本形成,高管层领导主要出生于60年代前后,中层干部主要出生于70年代前后,基层科技人才主要是出生于80年代的年轻一代。
    “因顾客成功而发展,因公司发展而荣耀,因我有贡献而自豪。” 的全新理念正激励着每一位职工,而科学合理的队伍结构,必将使公司永葆激情与活力,始终勃发着盎然生机,必将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新技术集团公司、成功走向世界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未来三年,游赞培董事长将带领他的“士兵们”乘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开始新的航程,加大体制改革、修建综合办公大楼,朝着“国际化”水利水电顾问集团公司的目标,迎风破浪,乘势而上,为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努力奋斗。

(珠委网讯)

留言

Leave a Message

感谢你的留言,我们会尽快给你回复!

名字

电话

邮箱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