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中水珠江设计公司为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发布时间:2012-02-03 10:31

一泓碧水惠珠澳 涓涓清流润万家
——中水珠江设计公司为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2002年以来,由于珠江流域持续干旱,上游来水减少,采砂致使河道下切等综合因素,珠江口咸潮上溯逐年加剧,每到枯水季节,受干旱、水文及天文大潮等因素共同影响,咸潮开始“大举进犯”珠三角一带城市,多个取水口的含氯度严重超标,逐步成为一种水害,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严重制约着澳门、珠海等城市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澳门、珠海等珠三角城市供水安全,每当看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澳门日报》上刊登的《咸潮来势凶猛 珠海、澳门供水拉响警报》、《咸潮再次肆虐袭击、珠澳供水得以保障》、《今冬明春保澳供水四难》等报道,作为珠江水利人都非常关注、十分揪心。

2005年以来,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指导下,珠江委组织实施了2次压咸补淡应急调度和6次枯季水量调度,调度实施以来,珠海、澳门两地市民怀着感激和兴奋的心情喝上甘甜、清澈的“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告别了咸潮时期要喝咸水的日子,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支撑:压咸补淡保安全

咸潮屡屡威胁珠海和澳门等地的供水安全,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多次就解决“珠三角咸潮之困”问题提出有关建议和提案,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长远解决澳门、珠海的供水安全问题。

为此,20052006年枯季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实施了两次大规模长距离的珠江流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2006725,国家防总正式批准成立珠江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06-2012年连续实施了6年枯水期珠江水量调度。中水珠江设计公司积极参与了20052006年两次压咸补淡应急调度和2006-2012年连续6年枯季珠江水量调度,为了准确控制压咸流量按时、按量的到达珠江三角洲,对西、北江干流的演进及三角洲水流状况分别采用水文学方法、数学模型模拟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经过七年来水量调度工作,通过技术攻关,不断优化调度,克服了龙滩下闸蓄水、长洲截流、历史罕见特大干旱及下游取水保供水能力不足等重重困难;化解了调度前期防洪与蓄水、蓄水与发电、补水与发电以及在建工程施工、蓄水安全的矛盾;统筹了调度的主体水源、应急水源、控制水源、网河分流比;形成了“前蓄后补”、“避涨压退”、“动态控制”、“精细调度”等一套先进的流域调度理念,成为调度思路系统化、调度方案科学化的维持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统一配置方式,调度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亮点频出。

在调度实施过程中,中水珠江设计公司作为方案编制单位,高度重视,密切跟踪水情及咸情发展,不断优化水量调度方案、分析取淡效果、竹银水库蓄水等工作,为珠江委成功实施枯季珠江水量调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八次的珠江压咸补淡水量调度,首次实现了跨行业的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创新了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新模式,实践和推动了水利部治水新思路,保障了澳门、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安全,改善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环境,形成了各级团结治水、多方共赢的局面。

 

攻坚克难:规划、兴建竹银水库

2005年以来,连续枯水期咸潮侵袭,其影响一年比一年更为严重。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珠澳供水安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珠澳供水安全问题,又一次摆在决策者面前。水利部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部署珠江水利委员会会同广东省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的专项规划》。作为珠江委的主要技术支撑——中水珠江设计公司,主动承担起研究编制《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的专项规划》这一重任,20064~6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抽调各专业精干技术团队,牵头集中办公,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题规划》,提出了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的长远之计。其中规划提出了近期兴建控制性水源工程竹银水源工程。

珠海市竹银水源工程作为“蓄淡调咸”工程,是事关重大的政治工程,关乎珠海、澳门的供水大局,被珠澳人民称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提高珠海、澳门两地供水安全性,促进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其城市环境质量,保障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等方面均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0712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承担了竹银水库工程的勘测设计任务,为尽快发挥工程效益,要求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招标(包括所有专题)等全部前期设计和审批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中水珠江设计公司全体参战员工非常清醒地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为了不辜负业主和珠海、澳门人民的期望,中水珠江设计公司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技术人员们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上下一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中水珠江设计公司副总工戴力群、时任规划处处长沈汉堃、主任工程师谢淑琴克服重重困难,与工作人员一齐奋战。承担规划协调工作的陈斌华高工在小孩发烧40度的危急情况下,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中水珠江设计公司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完成了平常需三年才能完成的前期筹建工作。200812月竹银水源工程开工建设,在粤澳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工作进度,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按常规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完成的建设工作,提前完成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首创广东省工期最短、速度最快的工程建设之最。竹银水源工程顺利实现一年完成前期工作、两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的目标。

在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实施过程中,中水珠江设计公司领导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项目专职顾问黄刚强和项目咨询专员陈共建定期下现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广大设计人员团结协作,对项目设计上的关键技术难题逐个攻坚克难。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设计并实施的15m深的淤泥坝基开挖支护创造了国内先例。

2011419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竹银水源工程胜利竣工,水利部部长陈雷、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等出席竣工仪式并为工程竣工剪彩,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董事长游赞培、总经理凌耀忠等应邀出席庆典,数千名建设者参加了庆典仪式,见证了珠江水利人用勤奋创造的佳绩。

勇挑重任:技术支撑流域水利事业

中水珠江设计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大藤峡水利枢纽、西南五省区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珠江枯季水量调度等任务。

面对21世纪以来珠江干旱连续不断,珠江水资源供需矛盾凸现的事实,大藤峡水利枢纽是《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中确定的流域控制性水资源配置工程,为加快西江控制性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提高流域的水资源配置能力,配合搞好中咨公司对项目建议书的评估工作,珠江委组织中水珠江设计公司主要技术力量做了大量技术准备工作,戴力群副总工带领规划处樊红霞、刘喜燕等7位同志克服困难、放弃节假日,完成了大量的计算分析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911月以来,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旱情,其中贵州、云南大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许多地区出现饮水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亲临旱区指导抗旱减灾工作。水利部党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抓好抗旱救灾工作的同时,及时部署西南五省(区、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水利部的要求,长江委、珠江委组织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在珠江委赵晓琳副总工的带队下,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规划处张剑副处长和蒋任飞博士克服困难、连续加班加点近20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形成了初步规划成果,顺利完成了任务。

服务珠江:因我有贡献而自豪

中水珠江设计公司作为流域机构技术支撑单位,广大技术人员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团结、务实、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以水利人对社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上下一条心,团结协作,忠于职守,以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确保了澳门、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珠江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0053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规划处综合规划室被评为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先进单位;吕忠华、沈汉堃、刘建业等同志被珠江委评为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先进个人。

20054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副总经理吕忠华同志获得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表彰。

20083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规划处获得“珠江委2007-2008年枯水期珠江水量统一调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83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副总经理吕忠华,规划处谢淑琴、易灵等同志获得“珠江委2007-2008年枯水期珠江水量统一调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84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科研项目《珠江三角洲咸潮治理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获珠江委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95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规划处陈俊贤同志获得珠江委首届科技英才奖。

20101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规划处获得“珠江委2008-2009年文明单位” 称号。

201012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地质勘察处被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012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规划处易灵同志被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防汛抗旱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11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荣获“广东省水利学会先进集体”;季冰、易灵等同志被授予广东省水利学会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16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设计的《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20117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规划支部先后获得了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水利部珠江委直属机关委员会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1112月,中水珠江设计公司测绘所何宝根同志获得珠江委第二届科技英才奖。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对水利进行了准确定位,从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国家水战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水珠江设计公司将继续当好流域规划勘测设计的排头兵,为“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争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流域典范”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何建波易灵 报道

留言

Leave a Message

感谢你的留言,我们会尽快给你回复!

名字

电话

邮箱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