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科技兴司】让治水变“智水”!中水珠江为水利工程装上“最强大脑”

发布时间:2022-09-28 17:23

    当前数字技术强势崛起,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的明确要求。水利部党组把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之一。在时代浪潮的驱动下,亟需聚焦提升数字化能力,打造数字化产品与服务,赋能公司工程数字化转型。
    心中有“数”,做好工程数字化发展规划
    公司紧跟国家、行业政策要求和技术发展方向,于2016年4月成立BIM技术应用中心。2020年12月,BIM技术应用中心转型升级为工程数字技术研究院,进一步推动工程数字化、数字孪生及智慧水利等领域研究、推广及应用工作。公司始终坚持结合项目生产流程和业务需求,以工程数字技术研究院院长傅志浩博士为带头人的数字技术团队,大胆开展科技创新,致力于传统工程设计的提质增效,研发数字化应用产品,培育数字化高端人才队伍,打造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公司不断加强BIM技术总结与创新,编制了《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管理指南》《水利水电工程三维数字化设计模型技术指南》、《三维数字化设计操作规程》《OpenPlant Modeler软件操作指南》《PrpsdcBIM三维开挖设计工具作业指导书》等系列公司标准。按照企业三维作业标准化流程,项目分步实现阶段目标,实现精细化模型、工程量及图纸的同步链接,实现项目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可视化展示,项目应用数量和应用深度广度逐年增加。
 
 
2020年工程数字技术研究院成立
 
 
三维协同设计标准与流程
 
 
数字化业务体系框架
 
    御水有“数”,推动数字化业务发展
    1、业务数字化,开创先河
    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工程数字化实施目标,公司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探索BIM、3S、物联网、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应用,推进业务数字化。为利于新技术在生产中落地,在公司工程数字技术研究院三维协同设计中心副主任廖祥君的带领下细化分解BIM应用目标,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业务数字化,化整为零、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截至目前,实现了对具备BIM应用条件的生产项目全覆盖。
    自2016年至今,BIM技术先后应用在贵州省五嘎冲水库工程,南渡江引水工程提水泵站,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工程,界牌枢纽船闸改造工程,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二线、三线船闸工程,广西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项目中,业务数字化得到了良好发展。
 
 
五嘎冲水库工程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
 
  
 
   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工程                  界牌枢纽船闸改造工程
 
 
 
     迈湾水利电枢纽工程                 大藤峡水利枢纽二线、三线船闸工程
 
    2、数字化业务,拓展市场
    数字化与水利的融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水利的综合集成应用。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应用,2018年公司工程数字技术研究院智慧水利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杨楚骅团队研发的界牌枢纽船闸改造工程BIM施工管理平台开启了公司数字化业务良好开端。从单一的三维协同设计BIM技术应用,到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公司打造了多个基于BIM+GIS的工程智慧管理平台产品,开拓了数字化业务市场。
    工程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动态发布、更新和集中管理,项目各参建单位信息协同与资源共享,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对施工现场人、机、物、法、环的全面监控与分析,有效管控项目管理进度、投资与成本、合同、质量、安全,实时掌握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动态信息,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的流程。
 
0
 
2018年10月,界牌枢纽船闸改造工程BIM施工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1
 
2020年7月,三亚市西水中调工程BIM施工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2
 
2021年9月,公司自主研发了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平台
 
    数字化咨询服务:围绕政务数字化转型和水利十大业务领域业务需求,公司积极为各级水利主管部门、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及涉水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服务,先后完成了《贵州省数字水利与水网融合工程实施方案》《贵州省水利数据治理实施方案》《贵州省2021年度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初步设计报告》《大隆水利工程智慧管理平台项目建议书》等系列技术咨询服务,主编了《贵州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导则》地方标准,为今后服务对象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和依据。
    智慧化解决方案: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开展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的相关智慧化解决方案的工作,积极参加国家部分片区,广西、海南等省市的水网规划,依靠智慧化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水网布局,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BIM三维辅助设计工具产品:公司引进的三维协同设计平台软件不能完全适合公司业务和行业设计习惯要求,存在“水土不服”现象。为提升BIM技术应用效率、提高成果质量,公司以工程数字技术研究院智能工程研究中心吕彬为首的BIM应用软件研发团队结合专业优势,基于设计平台研发专业设计软件,在超大地形轻量化、地质模型处理、三维开挖设计、三维出图、BIM模型分类及编码等技术问题进行攻关,自主研发了《PrpsdcBIM三维开挖辅助设计软件》《PrpsdcBIM三维枢纽辅助设计软件》《PrpsdcBIM三维模型信息辅助软件》《PrpsdcBIM三维地形处理设计软件》等并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
 
3
 
三维开挖设计模型与实际开挖对比
 
4
 
三维地形处理
 
    可视化业务:公司工程数字技术研究院视觉传达设计中心陈冰清带领年轻队伍积极开展可视化、交互式表达业务,结合业务需求,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及创新应用。其中,工程效果图可通过优化工程模型模拟真实材质与环境,快速展现工程效果;三维动画通过模拟真实材质、环境与光照及自定义漫游路径,能便捷预览工程效果;AR/VR展示运用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移动设备将数字模型与现实场景结合;沙盘模型和3D打印技术不仅让工程方案直观可见,还能让设计细节触手可及,实现设计成果既“看得见”也“摸得着”。
 
5
 
三维效果图
 
6
 
三维动画
 
7
 
AR虚实结合
 
8
 
VR全景照片
 
9
 
沙盘与3D打印
 
    手中有“数”,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
    1、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灵魂,贯穿了数字化转型全过程的始终。公司聚焦工程业务发展方向,结合项目生产流程和业务需求,大胆改革创新,致力于传统工程设计的提质增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数字化应用产品,培育高端人才队伍,打造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公司结合项目应用进行二次开发和技术总结,切实把BIM技术落地,助力提升公司项目生产效率和设计产品质量,已自主研发并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
 
0
 
软件著作权
    2、总结提升,继续前行
    公司BIM技术在多个工程中得到较好应用,实现了对传统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流程的再现与优化再造,先后获得“2017年Be创新奖发电领域的BIM进步获奖机构”“第十二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水利电力类BIM应用二等奖”“‘智水杯’全国水工程BIM应用大赛勘测设计组铜奖”“第六届建设工程BIM大赛BIM技术综合三类成果”等多个奖项。
 

1

BIM应用获奖证书
 
    与此同时,公司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大力开展数字化业务科技创新并积极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公司“PrpsdcBIM三维开挖辅助设计软件”成功入选水利部《2022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2
 
3
 
2022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司将紧抓当前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水利发展的机遇,聚焦重点业务需求、聚焦涉水行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以“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为总要求,各部门通力协作全面系统推进公司工程数字化产品建设工作,提升数字化能力,助力流域治水兴水高质量发展。
 
工程数字技术研究院、党群工作处、科技质量处 报道
2022年9月28日

留言

Leave a Message

感谢你的留言,我们会尽快给你回复!

名字

电话

邮箱

留言内容